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来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本报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刘毅、全国寇江泽)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市一年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场启成交截至2022年7月15日,动年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累计累计成交额达84.92亿元。额近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亿元全国碳市场是全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是碳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场启成交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动年是累计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激励约束作用初步显现。额近通过市场机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碳减排责任落实到企业,亿元增强了企业‘排碳有成本、全国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刘友宾说,全国碳市场成为展现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全国碳市场不仅是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碳市场提供了借鉴,同时为促进全球碳定价机制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制度体系、技术规范、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构建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形成了“配额分配—数据管理—交易监管—执法检查—支撑平台”一体化的管理框架。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向社会公开碳市场数据造假典型问题案例,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建设全国碳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持续强化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并完善配套交易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强化数据质量监管力度和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征信惩戒管理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持续强化市场功能建设,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8日 第 02 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尤文死缠烂打显成效 欧足联过问电话门
-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全球第一
- 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
- 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5个百分点
- 玻璃钢化炉加工处理原理 为何钢化玻璃要热浸处理,行业资讯
- 财政部下达增发2023年国债第二批项目预算5646亿元
- 2023年中小微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4万亿元
- 节日消费折射经济活力
- 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综述
- 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1.8%
-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开展了哪些工作?商务部回应
- 1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9.2%
- 秋季是个干燥的季节到了实木家具保养应急时!
- 11月民航货运规模创新高
- 中央企业经营效益保持总体稳定
- 我国对马来西亚木材进口稳中有升
- 郑州供暖首日热力巡查员忙晕 4小时接50个电话
- 广东家具均价高于全国三成,底气在哪里?
- 广东家具均价高于全国三成,底气在哪里?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5307万人
- 搜索
-